暨大年轻团队合力铸造“光纤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  实习生 韦欣欣

  通讯员 张高祥 麦尚文 苏运生

  一个只有14人的团队,承担了68项科研任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6项,获得总经费3033万元。2010年,该团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成功率达100%,远超成功率20%的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团队成员还收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殊荣。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成果骄人、屡获殊荣的团队平均年龄却只有34岁。这就是致力于光感知与光通信领域前沿和应用研究的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光子技术研究所——第十六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之一。

  在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光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关柏鸥教授的带领下,该研究所秉承着“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即争创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也结合现实,用技术服务现实生活。

  受益于年轻的团队

  该团队领头人关柏鸥认为,自己一手创立的研究所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年轻。

  2009年4月,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创立了光子技术研究所,关柏鸥来到这里任所长。从创立到今天仅5年,相比起国内其他理工类研究所而言,该研究所实属年轻。

  除了研究所创办时间短外,该研究所的团队成员也颇为年轻,平均年龄仅34岁,除了所长关柏鸥外,其余成员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下,不少成员还是“80后”。

  关柏鸥认为,正是青年人拥有的蓬勃朝气,使得团队不论在科研还是培养学生方面都冲劲十足。“年轻人想做实事,研究所正好能为他们提供上升空间,同时年轻力量的注入也给研究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所里每一位成员都能开心地工作,有事就民主讨论。”关柏鸥说。

  1983年出生、25岁博士毕业、27岁成为副教授的金龙,是暨大光子技术研究所中最年轻的副教授,他就是这一团队年轻的力证。金龙认为,年轻的团队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他说,在所里,通常是所长负责总体把握团队方向,团队成员之间既相互合作又有不同分工,不同做事风格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事情,这样一来就能起到团队顺畅运作的效果。

  致力于将神奇光纤应用于现实生活

  光纤,对社会大众来说可能极为陌生。但正是这如头发丝一般细的光纤,令语音、视频等信息能够穿越千里,才有了互联网时代。除了传递信息之外,光纤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柏鸥说:“这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应用紧密相关的学科。”

  关柏鸥说,光纤拥有电传感器的引线的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电学传感器来说,1000个传感器需要3000根引线引导,而10根光纤就能承载1000个传感器。光纤大大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附加载荷,使得建造、安装和使用都更加便利,且光纤不受电磁干扰、电击雷击。

  在广州市民再熟悉不过的“小蛮腰”广州塔上,就安装了由关柏鸥教授和他的同事发明的光纤倾角传感器,这些光纤倾角传感器能够监测出广州塔在任何时刻的摇摆倾斜角度。

  据关柏鸥介绍,光纤传感器埋在地下,能够迅速感知地震,为社会提供预警;装置在飞机机身上,能够不再完全依赖于落地后的人工巡检,而在飞行时实时监测机身各种零部件的老化情况;放进人体中,能够对人的生命体征和细胞老化过程进行监测……这些都是光纤应用于生活的现实意义。

  团队最重要是形成合力

  言谈中,关柏鸥反复提及两个词,一个是“合力”,一个是“兴趣”。

  在该研究所的14人团队中,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他们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经历。

  2010年,研究所刚成立时,除所长外,该团队仅有4人。这4位团队成员都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全部获批,资助成功率达100%,远超当时仅有20%的全国平均水平。据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科技处的统计,光子技术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率和人均经费两项指标上都位居全校第一。

  “一个团队,人才是根本,而想要每一位人才都发挥最大作用,最重要的是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战。”关柏鸥说。比如申请国家重大课题或项目,该所从选题、选择申报学科领域到人员搭配组合,团队内部都进行了统筹协调,特别是在申请书撰写上,团队成员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新成员具体指导和反复修改,这就确保了申请书的质量,保证了较高的命中率。

  光子技术研究所从不要求团队成员和学生“打卡”到岗,全凭学生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关柏鸥说,研究所让团队成员有一种归属感,这样自然就有凝聚力。而教师则要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做到言传身教。

  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研究所师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曾荣获第三届国际光流控会议青年科学家奖、第22届国际光纤传感器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第五届欧洲光纤传感器会议最佳论文奖等。还曾受邀在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特邀论文2篇,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46次。(南方日报2014-5-14广东新闻版头条)